晋中市祁县位于山西省腹地,因“昭馀祁泽薮”而得名,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晋商大院林立、文化厚重。这里不仅有被誉为“中国北方民居建筑的双璧”——乔家大院和渠家大院,还有风光秀丽的昌源河国家湿地公园、紫金山。而在祁县子洪镇东南处有一座双泉山,山上有座金代圣觉寺遗址,现存明洪武七年重修的藏式释迦舍利塔,极为罕见和珍贵。而在遗址附近的崖面上,开凿有北朝时期的石窟,共8座洞窟、7所摩崖佛龛,形制布局与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一致,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本期《山西青年报》带大家走进晋商故里,了解晋商辉煌历史,聆听乔家、渠家的传奇故事;探访子洪石窟,领略峭壁上的石窟艺术。
“平洛路”上凿八窟七龛
祁县子洪石窟自南向北分布在双泉山的东向三处崖面上,因位于圣觉寺附近,也叫“圣觉寺石窟”。子洪石窟的地理位置正好坐落在我国早期石窟造像带“平(城)洛(阳)路”上,是北魏孝文帝由平城(今大同)迁都洛阳的过程中开凿的。因此,子洪石窟的形制布局与大同云冈石窟和洛阳龙门石窟一样,都是坐西朝东凿建。
子洪石窟共8座洞窟、7所摩崖佛龛,存留各式窟龛约20座、大小造像百余尊,是晋中境内现存规模最大的一处石窟寺造像遗址,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其中,保存最完好、时代特征最明显的一窟是第六窟,可为子洪石窟的代表。该窟为三壁三龛式,各龛均为一佛二弟子布局;正壁为火焰形龛,主尊坐佛与胁侍弟子均已风化不清,但左右两壁造像保存较为完好。左壁造像为帐式龛,主佛为垂脚弥勒;右壁龛形风化,但主尊造像完好,为经典的交脚弥勒,右侧胁侍弟子身躯也保存完好,其形态及细部特征,与云冈石窟的造像风格如出一辙。
第七窟位于第六窟之上的半山腰,是子洪石窟中形制保存最完整的造像窟,也称为“夫子洞”。窟内造像均为儒教人物,即至圣先师孔子和其弟子颜回、曾参。尽管三尊造像雕凿较为粗糙,但儒教石窟却是少有,且规模较大、保存完好,是我国现存石窟造像中较为罕见的儒教造像窟。
民宅商铺都是精华中的精华
祁县,晋商大院遗存众多。全国知名古建筑学家罗哲文曾赞叹:“北京有故宫,西安有兵马俑,祁县有典型的民宅商铺,都是精华中的精华。”
乔家大院是晋商文化主要传承地之一,被誉为“清代北方民居建筑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有“皇家有故宫,民宅看乔家”的美称。近年来,乔家大院文化园区严格对照国家5A级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标准,积极对标“诚实守信、开拓进取、和衷共济、务实经营、经世济民”的晋商精神,深挖内涵、拓展外延,以提升游客需求和体验为目标,完善旅游产品,提升服务质量,为游客打造全新的旅游环境。根据景区“四堂一园”文化特色,乔家大院结合一年中的四时节令,按季节之序推出了乔家“春潮”“夏趣”“秋韵”“冬喜”概念,以晋商美学生活四部曲为主基调,打造了“乔院廿四节气”系列活动,深挖“七十二候”文化内容,并围绕乔家当年的美食文化,以“吃在乔院,一节一美食”“赏在乔院,一节一幕戏”“乐在乔院,一节一非遗”的方式,为游客还原明清时代的晋商大院,展示高品质的晋商美学生活。游客通过与演员的互动、或者参与文化场景的创造呈现,沉浸式感受“晋商第一院”的文化内涵和晋商精神。
祁县古城,也称“昭馀古城”,是依据中国封建社会汉民族传统思想和建筑风格建设起来的县城,历经北魏、东魏、北齐和隋唐五代、宋元明清,是我国2000多个县中“资格最老”的古县城之一。古城南正北直、东西对应的城区布局,装饰豪华、彩绘精美的深宅大院,明柱出檐、二层结构的临街商铺等,都达到了使用功能与建筑艺术的完美统一,在中国建筑史和美学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