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
山西内容 国际表达
当前位置:山西频道首页 > 中华文化 >

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山西霍州陈村瓷窑址入选

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山西霍州陈村瓷窑址入选
2024-03-25 10:24:37 来源:山西省人民政府  

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山西霍州陈村瓷窑址入选

元代细白瓷鱼纹印花盘残片。

山西霍州陈村瓷窑址D7地块发掘区全景。

明代细白瓷矾红彩龙纹残片(部分)。本栏图片均据新华社

3月22日,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山西霍州陈村瓷窑址从22个入围项目中脱颖而出,入选“2023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

霍州窑,因《格古要论》记载而闻名。窑址位于山西省临汾市霍州白龙镇陈村,地处汾河西岸台地边缘。霍州窑阶段性的演变轨迹是汾河流域宋元时期窑业发展史的一个缩影。充分说明,处于北方陶瓷手工业主要生产区域——冀、豫、陕等之间的山西地区,凭借其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区位优势,彰显出在中国古代陶瓷发展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2022—2023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及霍州市文物部门联合对陈村瓷窑址开展了系统的调查、勘探和发掘,清理出金、元、明时期的作坊、窑炉、灰坑等瓷业遗迹,出土大量瓷片和窑具,立体展现了霍州窑的历史和发展面貌。

据了解,霍州窑北宋后期开始烧造,金代达到成熟,并形成以细白瓷产品为主流产品、“擦涩圈”叠烧为主要装烧技术和细凸线纹印花为装饰特征的产品面貌。元代霍州窑为全国唯一生产细白瓷的窑场,其产品和审美引领了社会风尚。在明代,霍州窑生产规模扩大,产品以化妆白瓷为主,主流装饰技法为白地褐花和黑花,纹样多样。从清代地层中出土的“堂内供钵顺治十三年十一月内做造”纪年残器,表明霍州窑一直延续至清代。

“五粒泥浆粘钉间隔”是霍州窑独有的核心“尖端”支烧技术,是中国古代陶瓷器物内底接触式支烧方法中,所留支烧痕迹最小的支烧方法,是北方地区北宋汝窑官式器物“芝麻钉支烧技术”传统的延续与创新。

“小米粒般的支烧钉痕是器体重量、产品美观、产量保障、燃料经济和支钉物理特性等五者之间巧妙平衡的产物,是窑工的智慧结晶,是霍州窑的重大贡献。”山西霍州陈村瓷窑址项目负责人刘岩介绍说。

霍州窑印证了中国细白瓷生产中心的转移,填补了北方地区细白瓷生产的缺环,是北方地区细白瓷生产最后的高峰,尤其是特点鲜明的制瓷成就,不仅印证了山西地区是北方地区经济中心、手工业生产核心区域,也为瓷业交流、瓷业格局、人地关系、地方社会等研究打开了一扇窗户,更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伟大进程的鲜活物质体现和生动诠释。

(责任编辑:王璐璐)
关键词:陶瓷

为您推荐

藏在峭壁上的祁县子洪石窟风格与云冈如出一辙

晋中市祁县位于山西省腹地,因“昭馀祁泽薮”而得名,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晋商大院林立、文化厚重。这里不仅有被誉为“中国北方民居建筑的双璧”——乔家大院和渠家大院,还有风光秀丽的昌源河国家湿地公园、紫金山。
2024-03-22 10:41:27

歌舞剧《北魏长歌》内蒙古巡演受欢迎

日前,作为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由市歌舞剧院创排的大型歌舞剧《北魏长歌》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师范学院上演,现场观众感受到北魏平城时代壮阔历史风云,震撼于宏大的舞台艺术观感,给予热烈欢迎与好评。
2024-03-22 10:38:30

京剧《文明太后》巡演亮相大同大剧院

日前,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新编历史京剧《文明太后》巡演亮相大同大剧院。新编历史京剧《文明太后》由大同市剧作家景彦斌编剧,省京剧院排演,省京剧院知名演员单娜、张巍主演。
2024-03-21 12:05:38
山西省非遗保护传承学术研讨座谈会在山西大学举办

山西省非遗保护传承学术研讨座谈会在山西大学举办

3月7日下午,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山西大学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承办的全省非遗保护传承学术研讨座谈会在山西大学举行。座谈会上,山西大学副校长孙岩表达了山西大学对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关注与重视。
2024-03-21 12:01:40
宁化府“飞驰”入哈“|全国化战略迈出坚实步伐

宁化府“飞驰”入哈“|全国化战略迈出坚实步伐

3月4日,2024年宁化府冠名“高铁动车中华品牌行暨市场战略发布会”在冰雪之城哈尔滨举行。
2024-03-08 20:20:20
政校协同赋能 山西非遗向“尚”看

政校协同赋能 山西非遗向“尚”看

展览现场,多彩斑斓的色彩碰撞、充满童趣的画面构思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高跷走兽》绘本设计。(学生:阴欢欢指导教师:刘东霞)当承载传统与文明的古老技艺遇见脑洞大开、灵感奔涌的高校设计团队,一场山西非遗的“逆生长”之旅就此启程。
2024-03-07 10:29:12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