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省委、省政府坚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通过全覆盖深化“县管校聘”改革、全面构建基础教育“三级三类”教师培养体系、实施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计划等多种举措,不断推动优质教师资源均衡配置。同时,切实保障提升教师地位待遇。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长效、联动“两项机制”不断完善,全省域实现“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并推出一揽子尊师惠师举措,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教,全面提升教师的尊严感、荣誉感、归属感和幸福感。
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走深走实
自动检测异常并预警的智能婴儿床、智能识别货物的机器人叉车、远程监测病人情况的智慧医院模型……在汾阳市禹门河小学的创客教室里,各类创客作品被摆放得整整齐齐,学生们详细地为参观者介绍每件作品。近年来,禹门河小学等一批我省培育建设出的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带动产出一系列可推广的优秀案例和优秀教研成果,助推基础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以创新为笔,以实践为墨,我省书写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在晋城,校园科技周、校园足球赛、劳动技能大赛等多样的教育教学活动火热开展,“五育并举”助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在运城,教育数字化转型步伐不断加快,激光雕刻、3D打印、VR体验等科学课程进入中小学课堂,为科学教育注入新活力;在临汾,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工作深入推进,充分发掘各类教育资源,推动“思政课+其他学科”“思政课+社会实践”“思政课+互联网”等创新课程思政元素开发,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不断增强……
为了努力满足人民群众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要求,五年来,我省建设认定普惠性幼儿园1286所,大力推动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新改扩建寄宿制学校2100所,持续加强义务教育共同体建设,通过教育联盟、集团化办学,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越来越多。通过高校托管、示范中学帮扶等方式,支持每个县重点办优办强一所公办优质高中,将县中打造成为支撑以县城为重要载体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教育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得到全面提升,极大增强了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杨家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