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聚焦建设美丽山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做好治水兴水治林兴林大文章,强化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完善全面绿色转型体制机制。方向明确、任务具体、重点突出,代表们深感鼓舞、倍增干劲。他们纷纷表示,要深入践行“两山”理念,严格按照政府工作报告部署,攻坚克难、久久为功,为建设美丽山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深入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强化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
成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县,是河曲县一以贯之的目标。作为我省沿黄19县(市)之一,河曲县严格按照省委部署,全力以赴推进生态治理和生态修复,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实施以来,该县第一时间动员部署,紧盯工业企业整治、生态环境修复、道路扬尘防治以及干支流环境治理等关键环节,一体化推进治企、治路、治岸、治河、扩绿、治村同步进行,全方位开展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取得明显成效。
“政府工作报告为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指明了方向,河曲县将以此为契机,认真做好‘后半篇文章’。我们编制了《河曲县黄河流域区域生态环境整治土地要素优化与高质量发展规划》,将进一步助力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和县域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省人大代表,河曲县委副书记、县长徐晓兰表示,全县还将扎实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和绿色矿山升级等多项工作。将以“特”“优”农业为发展方向,大力发展红葱产业。大力发展沿黄旅游,让百姓在绿水青山中共享发展成果。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实施“三北”工程和黄河“几字弯”攻坚,营造林260万亩,森林抚育100万亩。近年来,平陆县认真落实林长制,推进“绿满平陆”建设。2024年,先后投资4000余万元,实施森林植被恢复造林1600亩、森林经营试点抚育2000亩、美丽乡村提档升级项目14个、通道绿化58.86公里、开展义务植树180余次、栽植苗木138万余株……曾经沟壑万千、水土流失严重的平陆县,如今生态底色更加浓郁,向绿而行更加深入,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做好治水兴水治林兴林大文章’,我们将在生态治理和森林草原资源保护上重点发力。”省人大代表,平陆县委副书记、县长翟纪亭表示,将按照政府工作报告要求,严格实行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制度,落实生态空间管控边界,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筑牢自然生态安全根基,着力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样板,为美丽山西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做好治水兴水大文章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做好治水兴水治林兴林大文章。全面完成“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黄河干流流经县综合治理工程完工率达到85%以上。
汾河是黄河第二大支流、山西的母亲河。灵石县地处汾河中游段,是全省27个汾河干流县之一,境内汾河干流绵延57.5公里。为守护汾河生态环境,该县以“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为牵引,加快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系统开展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综合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