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惠民为群众幸福“加码”
公共服务的不断提档升级,有利于增强人民对于发展的现实感知和对发展成效的切身体验。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增强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完善文艺院团发展机制,打造新时代三晋力作,开展群众文化惠民活动等。
“我觉得文化惠民是一个特别美好的词,它让人民群众的生活更有质感和温度。”作为文化领域的一名从业人员,省政协委员、陵川县人民文化馆副馆长申莉萍和当地的文艺“轻骑兵”队伍常年奔走在送戏下乡和非遗传播的第一线,用数千场暖心服务,把文化惠民送进千家万户。
“新时代,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更加多样化。我认为文化惠民既要‘送文化’,更要‘种文化’‘育文化’。”申莉萍建议将优质文化资源下沉到基层,惠及更多基层群众,同时也期待出台更多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群众文化建设的政策,形成多元化的文化建设机制,激活群众文化事业活力。
2024年我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体育健儿在第十四届全国冬运会取得好成绩。这些文体活动,不仅惠民“有温度”,更让幸福生活“添热度”。省政协委员、山西大学体育学院院长石岩表示,“国运兴则体育兴、国家强则体育强。近年来,我省各级政府加大了全民健身方面投入力度,公共场所健身器材越来越多,有力地推动了全民体育健身活动的开展。”
“落实公共健身设施的管护,是我省公共健身场地设施从‘有’到‘优’再升级的基石。”石岩希望用安全的健身设施让更多人享受体育健身的快乐,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身体素质。他建议,对各辖区内公共场所健身器材安装、使用、维护情况开展全面排查清理,登记造册,建立台账,对安装时间、使用年限、维保情况等做到家底清、情况明,并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形式,积极开展宣传活动,引导群众正确使用公共健身设施。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是一份极具指导意义的行动纲领。它明确了我们的工作目标和职责,就是要以满足群众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提高文化服务质量。”申莉萍建议,要更加积极主动地深入基层,了解群众的文化需求,策划和组织更具吸引力的文化活动。她表示将充分发挥自己的界别优势,引进优质文化资源,让最基层的人民群众有机会接触到高雅艺术和优秀文化,提升文化素养和审美水平。
让人民群众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
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过去一年,我省普惠性发放高龄津贴、高水平平安山西建设迈上新台阶等一件件惠民生、暖民心举措,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人口老龄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正视的现实问题。省政协委员、农工党山西省委常委、太原市委会主委刘冬认为,“人口老龄化在带来系列重大而深远挑战的同时,也会带来巨大的市场潜力。正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我们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社区支持的居家养老,建设医养康养基地’。”
刘冬建议,一定要系统谋划,及时抢抓风口加速产业布局。要结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从供给端、需求端进行梳理,加强对银发服务业发展战略的前瞻性研究,将养老产业作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纳入经济发展规划纲要和相关专项规划。以智能家居、智慧医疗健康、抗衰、养老及康复机器人技术等为突破点,加快原创技术研发和应用,打造一批高质量的智能养老标杆企业和产品,构建“银发+智能制造”产业链。
平安是极重要的民生,是最基本的发展环境。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矛盾纠纷预防调处化解,提高市域社会治理能力;加强公共安全系统施治,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省人大代表,万荣县副县长、公安局局长任泽林表示,近年来,万荣公安紧盯群众最关注、企业最在意的盗抢骗、黄赌毒、电信网络诈骗、涉众型金融犯罪等案件开展专项治理,进一步完善了社会防控体系,把警种部门的“矛”打造得更锋利、基层派出所的“盾”铸造得更坚固。
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继承和创新群众工作,是防范风险隐患、维护和谐稳定、确保群众安居乐业的法宝。任泽林建议,公安机关要加强与乡镇党委、政府的沟通协调,共同分析研判当前社会治安形势,制定针对性的工作措施,标本兼治,加强风险源头防控,把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防范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位,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陈俊琦 李炼 闫书敏 杨文俊 要佳 黄川川 刘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