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大力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连日来,参加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的代表们围绕这一话题,结合自身工作实践,谈感受、提建议、话落实。大家一致表示,要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安排部署,对标看齐一贯到底、勇挑大梁一扛到底、实干争先一严到底,为推动我省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贡献自身力量。
推进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
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是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的必然选择,对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促进更多农业转移人口到县城就业安家,这些为我们接下来的工作指明了方向,让我们思路更清、信心更足了!”省人大代表、朔州市市长吴秀玲说。
近年来,朔州市致力于交通强市、宜居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三个打造”,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就政府工作报告中“完善市政基础设施”方面,该市积极打造交通强市,滋润机场通航、集大原高铁开通,融入京津冀“3小时”城市群,打通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通道,城乡综合立体交通体系持续加强。与此同时,该市全力打造宜居城市,全方位启动城市体检,新建改造城市道路、市政管网530公里,新增供热面积790万平方米,改造老旧小区321个。持续巩固提升国家园林城市成果,让城市更加宜居宜业。此外,朔州市学用“千万工程”经验,创建精品示范村30个、提档升级村230个,绘就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新型城镇化向“绿”而行。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全面绿色转型体制机制。吴秀玲表示,全市大力弘扬右玉精神,统筹推进植绿、兴水、治污。2024年,右玉县“70多年治沙造林与生态修复的生动实践”荣获“新可持续城市与人居环境奖”,成为当年全球唯一获得该奖项“杰出成就类”的县域。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公共服务供给,我们也将在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上重点发力。首先,强化财政投入,全市财政支出八成以上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投资21.3亿元、床位1500张的朔州市大医院建成开诊,满足老百姓家门口‘看好病’的需求。其次,强化增收措施,让城乡居民收入增速持续跑赢GDP。强化实事办理,扎实做好就业、养老、托育、社保等民生工作,办好可感可及的民生实事,全力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吴秀玲说。
培育特色产业壮大县域经济
产业兴则县域兴,产业发展居于县域经济核心地位。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一体推动兴业、强县、富民,每个县发展1—2个带动能力强、就业容量大的特色产业,培育农业强县、工业大县、旅游名县,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和力量。”省人大代表,天镇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张建明表示,发展县域经济,关键要在“因地制宜”上下足功夫,发挥比较优势,精准定位特色产业,着力构建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旅则旅的县域特色产业体系,特别是在县域文旅方面,各地应保护利用好县域自然资源及文化资源,推出一批具有自身特色的文旅服务和文旅产品,提升县域经济附加值及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