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薛里香菇种植基地还要新建56个香菇大棚。目前外架已经搭建完毕,出菇架即将进场。像该基地一样,今年万荣县要新投资建设500个香菇大棚,分布在全县8个香菇基地,所有菇棚都将在4月底投入使用。菇农们每棒香菇只需出0.5元的租金,就可以租用这些大棚了。
“项目是经过市场检验的,技术有我们,关键环节有公司,钱不够有贷款,收购有客商,菇农们只要下点苦,按要求做好管理就能赚钱了。”谢建鹏说。
“家族式”扎堆进场
见到薛里村村民杨晓红时,她正在棚内采摘香菇。身上的红棉马甲在稍显沉闷的香菇棚里,显得非常艳丽和明快。
与很多菇农一样,她也是由果农转型而来。以前,她家主要靠种植苹果为生,而随着香菇种植面积越来越大,忙不过来的她只能压缩苹果种植面积——苹果园已由原来的十几亩减少到了6亩。
“相比管苹果,种香菇这活不重,也不晒,一天最多干10个小时。而苹果套袋时,每天干十五六个小时是常事。”杨晓红说,让她“厚此薄彼”的还有另外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效益。苹果除了去年行情较好外,近年来的效益是不温不火,相反香菇行情却一直趋于高位。
“她们这几家管得精细,卖价也高,保守估计一个棚一年纯收入2万多元没问题。”谢建鹏说。
这6个香菇棚让杨晓红夫妻成了职业农民,菇棚变成了她们两人每天上班的办公室,忙时还得雇人,一年雇人费用也得一两万元。
边上,还有杨晓红兄弟家的6个大棚,以及姐姐家的14个大棚。算上其他亲戚,她们这一大家子仅在这个基地,就经营着50个大棚。
有关产业选择的信息传播,总会先顺着最亲近的关系延伸、拓展。万荣香菇产业发展中,这种家族式、扎堆式的特点并不新鲜。
翻阅2020年采访万荣香菇产业的采访本,上面记录着当时在薛里村采访过的一个名叫杨贞显的菇农——2014年开始种香菇,第一年就种了1.5万棒。
“杨贞显是我姐夫的兄弟,这几年还一直在种,今年种了4万多棒。在这里,我们亲戚种香菇的多了。”杨晓红笑着说。
让种植户笑起来的稳定收益,有一部分源于对产业风险的制度性预先排除。
离杨晓红大棚不远处有6个大棚,标牌上写着“国家食用菌改良中心万荣基地”。在这个被俗称为“实验棚”的地方,正在进行着10个香菇新品种的试种。菌种是国家食用菌改良中心提供的,品种名字还处于保密阶段,只用数字作了代号。
记者注意到,相较于其他出菇架,有两个架子上的菌棒零零散散,很不齐整。“这些都是试验失败了的品种,不适合万荣的气候。”谢建鹏说,近几年,在万荣种植的香菇新品种,基本上都会在占地720平方米的“实验棚”先行试种,效果有保证了才会向菇农推广。
“实验棚”不仅试验新品种,也示范着一些新设施、新装备。比如更有利于保持棚内温湿度、以双网双膜(两层遮阳网两层膜)为特征的第五代养菇棚,比如自动卷帘、自动给水、智能温控等设施和系统,都是在“实验棚”经过实践验证后才被其他菇农采纳的。
万荣香菇产业源于万荣果业修剪或间伐果树的回收利用,待种植周期结束后,废弃的菌棒又可以制作有机肥重新用于果业生产。果业与香菇产业,共同形成了一个闭环的产业链条。如今,万荣县确立了以推动粮食、水果、菇菜、中药材、畜禽养殖“五管齐下”的特优高效农业战略,针对菇菜产业,正在酝酿再扩种植规模,再引深加工企业,充分利用本地资源、突出地域特点、完善产业链支撑,以将万荣香菇这一新的品牌“土特产”琢磨透,发展好。(记者陈永年李斌通讯员马逢春摄影金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