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人们在临汾市襄汾县陶寺遗址博物馆内参观游览,近距离感受历史和文化的魅力。李现俊摄
5月18日,太原市清徐县山西晋韵文化产业园内,中小学生研学团在砖雕艺术博物馆与古建筑模型博物馆内感受古建筑的匠心巧思。山西日报记者王瑞瑞摄
5月18日,游客走进运城博物馆,参观丰富多彩的藏品。闫鑫摄
5月18日,人们在临汾市襄汾县陶寺遗址博物馆内参观游览,近距离感受历史和文化的魅力。李现俊摄
“虞弘的时代”数媒展在乌兹别克斯坦启幕
5月16日从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由该院联合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国立大学共同主办的“虞弘的时代——1400年前的文化交响”数媒展,日前在乌兹别克斯坦开展,以数字化手段为媒介,生动再现古代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盛景。
2000多年前,“丝绸之路”的贯通架起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1400年前,中亚粟特人沿丝路东行,其中以虞弘为代表的人群扎根晋阳(今太原)。1999年发现的虞弘墓是20世纪末中国重大考古发现,墓葬的发掘生动呈现了古代东西方频繁往来与深度文化交融的历史画面。
作为科学发掘、纪年明确且富含中亚图像资料的墓葬,虞弘墓汉白玉石椁尤为珍贵。椁上雕刻的人物服饰、器皿、乐器、舞蹈场景及花草树木等图案,多源自波斯和中亚诸国,是中国境内反映中亚古国风貌、见证东西方文化交流最集中、最珍贵的实物资料,为研究丝绸之路文明互鉴提供了关键物证。
该院院长范文谦表示,此次数媒展对探究古代丝绸之路历史、解码中亚文化面貌意义重大。未来,双方将在联合考古发掘、人才培养、科技考古创新、文物保护修复及跨国展览展示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推动不同文明在新时代焕发。
(王荔)
山西博物院
解锁新玩法 共探新图景
“快看!鸟尊‘活’起来跳舞了!”5月18日上午,山西博物院主馆大厅内,现代舞者化身镇馆之宝“鸟尊”翩然起舞,以灵动的肢体语言演绎文物之美,这场突如其来的舞蹈快闪拉开了山西博物院“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的狂欢序幕。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以“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为主题,5月17日至18日,山西博物院携手分馆山西青铜博物馆推出多元活动,邀观众共探博物馆的未来图景。活动首日,除吸睛的舞蹈快闪外,多场公益讲解同步开展。讲解员带领观众穿梭于“晋魂”“吉金光华”等展厅,在“晋国垂棘”专题讲解中,解码山西厚重历史,感受文物承载的千年文明。
文化传承与学术交流并行。山西省图书馆副馆长王开学带来“剞劂千载楮墨芸香——山西的刻书与藏书”主题讲座;同一时间,“妙手补千年匠心传古意”古籍保护线下沙龙在青铜博物馆举行,两场活动带领观众对话典籍,触摸中华文脉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