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是中医药独特技艺。药材必须经过水制、火制等加工方法炮制后制得饮片,方可用于中医临床或制剂生产。“炮制去的是毒性,增的是药效。”张朔生深谙炮制之道,他直言,传统炮制技艺主要依靠老药工口传心授,难以标准化、规模化。随着时代变迁,晋产优势药材及饮片的产地加工、炮制、质量控制及评价等技术与方法已趋滞后,且缺乏全链条数字化技术体系,制约了我省中药产业升级。
“用现代科学讲清楚、说明白中医药学原理机制,是中医药人的重要使命。”孟祥龙介绍,实验室率先采用热分析技术对中药炮制火力、火候、炒炭存性等传统经验术语进行客观化、数字化表征研究,将老药工口里文火、武火、中火的温度范围,量化为精确温度点,从而达到炮制工艺精准化。这一技术居于国内领先水平。
另一端的中药炮制感官评价研究室内,讲师闫晓宁正在操作电子眼观察苍术炮制前后颜色变化。“实验室开发出电子眼、电子鼻、电子舌等智能仿生评价技术,将模糊描述的色香味等感官经验精准量化为数字信号,并结合空间组学和最新生物技术评价模式,对饮片进行客观检测和分析,有效保证炮制质量。”闫晓宁说,目前实验室已建立十大晋药和晋产优势特色中药饮片的形色气味客观化数据库,为企业饮片生产提供重要支撑。
“传承是中医药发展的根基。我们要始终在传承中求创新,在创新中求发展。”张朔生说,实验室联合企业成立中药炮制传承工作室2个,建立山西中药炮制技术数据库,并完成纪录片《老药工讲药》拍摄。
经方扶阳山西省重点实验室依托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致力于运用经方治疗重大慢性病和疑难病症。“传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副院长冯振宇教授介绍,实验室分类采集古今经方医案,建立《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所载经方、方证研究相关文献数据库和现代循证研究资料数据库,并深入基层建成赵杰名老中医药传承工作室15个,培训医师超3000名。
深耕临床沃土研创济世良方
今年新春伊始,山西省中药制剂研发技术创新中心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由该中心主任郝旭亮教授科研团队自主研发的中药1.1类新药“柴芩宁神颗粒”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临床试验默示许可。这一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新药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填补了当前中医药治疗神经精神系统疾病的细分领域空白。
小儿芪参抗复感颗粒、顺胃降逆颗粒、逍遥蒌贝颗粒……近3年来,该中心充分挖掘名老中医诊疗经验,着重围绕儿科、消化、肿瘤等中医药优势领域,研发出10个专科特色中药制剂新产品,并通过山西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显著增加中医药在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治疗中的应用。
“作为中医防病治病主要手段,中药制剂具有确切临床疗效和系统用药理论。制剂新产品投入使用后,患者反馈良好,进一步提升中医药专科影响力。”该中心研发人员张潞深感振奋,“目前我们尚有10余种制剂新产品正在陆续申报评审中。”
7月17日上午,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经典扶阳病房内,护士牛鹏娜正在为一名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施行火龙灸。沿患者脊柱铺敷的药物被点燃后形如火龙,令人惊叹不已。作为经方扶阳山西省重点实验室的临床平台,这一中医特色病房已让众多疑难病症患者受益。
经方扶阳山西省重点实验室的团队成员来自中医学、分子生物学、植物学等不同学科领域。他们发挥各自专业技能,探索针对肿瘤、情志病、风湿免疫性疾病和糖尿病神经病变等疾病的靶方靶药,开发出系列有效方药。“一种治疗乳腺癌的中药组合物”等被授权发明专利,“温阳法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研究”荣获山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这些成果已在全省多所医院推广应用,近3年基于经方扶阳理论治疗患者2万余人次。”冯振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