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锦波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资料图片)。
夏日的三晋大地,山西民营经济转型发展热潮涌动。
山西锦波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全球首发注射用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凝胶,成为该领域工业化生产的全球开创者,以硬核创新开辟“组织新生”全新赛道。
山西建龙实业有限公司1500毫米热轧卷板生产车间内,自动化操作随处可见,工作人员通过5G专网采集数据,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从“制造”到“智造”,该公司在打造5G智慧钢铁工厂方面迈出重要一步。
今年以来,在晋城企业服务平台直播间里,政策解读吸引数万民营企业家在线观看;在朔州政银企对接会现场,14家民营企业与银行签下授信协议……
2025年上半年,山西民营经济在政策春风中拔节生长,在创新浪潮中破浪前行,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期中答卷”。
活力奔涌:
民营经济撑起半壁江山
数据印证热度。2025年上半年,山西民营经济呈现“量质双升”态势。全省民间投资同比增长3.2%,高出全国3.8个百分点,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48.6%,超年度目标0.1个百分点;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37户,总数达8285户,民营企业在税收、就业等领域贡献突出,成为经济稳增长的“生力军”。
这份成绩单背后,是山西民企奋斗的生动实践。截至今年6月,专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晋城市企业服务平台注册用户达到7.2万户,日均访问5000余人次,累计促成订单2.2万单。当地一装备制造企业通过这一平台对接上海的研发资源,攻克精密加工难题,新产品利润率提升15%,“以前找技术像大海捞针,现在平台直接把专家‘送’到车间,太‘解渴’了!”企业负责人感慨道。
运城的民间投资更是跑出“加速度”。今年上半年,运城市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4%,总量居全省第一。浩吉铁路阳煤丰喜临猗铁路专用线、芮城宏光高品质医用玻璃等项目引入民间资本22.76亿元,昔日的“投资洼地”变成“兴业热土”。在项目工地,工程车辆往来穿梭,建设者们顶着烈日施工,“每天都有新进展,年底就能投产”的标语让大家干劲十足。
山西华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车间里,“全员创新”的标语格外醒目。作为全省民营企业的标杆,其精益管理经验正通过“学华翔活动”辐射全省。“我们把车间变成创新实验室,工人提出的‘工装改进方案’每年可节省成本超千万元。”该企业负责人介绍,上半年,我省已有110家民营企业来华翔取经学习,通过互促互进带动了一批中小企业实现管理升级。
政策赋能:
精准滴灌激活发展动能
“以前对政策掌握不深,现在一本‘活字典’全搞定。”长治某煤化工企业负责人手持一本涉企政策导航手册,对“政策大梳理”工作赞不绝口。据了解,长治市归集中央、省、市政策200余项,按行业和企业成长周期分类,在政务平台开设民营企业政策措施导航专栏,让企业按图索骥找政策。这种精准服务的背后,是山西民营经济系统“政策找企业”的主动作为。
政策是最好的“催化剂”,激活民营经济一池春水。从民营经济促进法于5月20日正式施行,到全省28场专题宣讲会覆盖市县;从长治“政策大梳理”归集200余项惠企政策形成“活字典”,到晋城企业服务平台通过智能匹配向7.2万户企业精准推送政策158条;从朔州“春霖行动”以“税企银”联动促成14个融资项目、投放贷款1.67亿元,到阳泉“泉好办”平台48%的诉求办结率让企业难题高效化解……山西民营经济的上半年成绩单,处处彰显政策的“撬动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