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企业正在向国内消费者推荐产品。山西日报记者任志霞摄
7月24日,省城茂业天地购物中心一角,日用陶瓷釉色温润,玻璃器皿流光溢彩——这个刚开业半月的“外贸优品展销专区”里人头攒动。
“您看这玻璃碗,人工吹制的弧度是机器无法做出来的。我们既接欧洲酒庄的大订单,也通过抖音直播卖‘9.9元体验装’,最近买的人可不少。”一位工作人员正热情地向市民介绍商品。他身后“外贸优品展销专区”“外贸优品品质生活”的蓝色标识,就是我省外贸企业战略转向,扎实推进内外贸一体化的缩影。
从政策扶持到平台搭建,从企业自身转型到市场对接,一场关于外贸企业拓内销的变革正在三晋大地悄然展开。
破壁行动拓宽内销高速路
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外贸形势复杂多变的当下,外贸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外需的不稳定使得企业订单减少,出口受阻,不少企业陷入发展困境。据太原海关统计,2025年1—5月,山西省货物贸易进出口582.7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降21.1%;出口下降更多。在这样的背景下,开拓内销市场成为外贸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省商务厅敏锐洞察到这一趋势,迅速行动,积极构建“政策+平台+服务”矩阵,为外贸企业转型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旨在打造外贸企业转型发展的“山西模式”,推动内外贸一体化进程,加快融入“双循环”格局。
4月23日至25日,第二届中国(杭州)食品电商博览会成为山西外贸企业的展示舞台。省商务厅组织全省37家重点食品企业集中亮相,其中右玉县图远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山西晋利糖果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外贸转内销”重点示范企业,备受瞩目。通过搭建电商平台对接桥梁、举办专场资源匹配会等务实举措,为外贸企业开拓国内市场按下“加速键”。
在专场对接会上,阿里巴巴旗下助农平台淘农场与社区团购平台旺团联盟主动“上门服务”,与参展企业一对一深度交流。当天,20余家晋企明确入驻淘农场意向,15家即将完成平台入驻流程,旺团联盟与5家企业启动社区团购试点项目,为山西探索“外贸转内销”路径积累了实践样本。
跨区域联动进一步拓展了山西外贸企业的发展空间。5月9日,16家山西外贸企业参与商务部组织的“产业电商惠企对接会”。在对接会上,我省企业与京东、拼多多、抖音电商等9大平台精准洽谈,建邦集团等企业成功锁定数字化转型合作伙伴,为内销之路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省商务厅还组织美特好、中石化易捷、京东、阳采集团、家家乐等企业,赴怀仁市、应县、祁县等地开展外贸产品采购对接活动,搭建内外贸企业合作桥梁。
7月,“外贸优品品质生活”山西省外贸优品展销推介活动举办,23家外贸企业和产品亮相省城茂业天地购物中心,随后设立外贸优品展销专区,食品饮料等重点外贸产品,分批组织企业开展外贸优品宣传展销活动。
省商务厅市场体系建设处处长胡亚杰介绍说,事实上,早在2022年,省政府便印发《山西省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行动方案》,锚定2025年目标培育100家内外贸一体化经营示范企业、200家“同线同标同质”领先企业。今年4月,政策再度加码。省商务厅印发《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2025年工作要点》,建立内外贸一体化省级工作专班,统筹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工作。建立“出口拓内销企业库”精准帮扶,推动万件外贸商品“进商场、进超市、进街区、进批发渠道”,在太原、大同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引入电商头部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