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孙过庭《书谱》云:“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树文老师也常分享说“书法不仅是技艺的展示,更是情感与意境的传达”,他无疑是这一理论的忠实践行者。他力求让每一笔每一画都充满生命力,进而使笔墨之间的呼应钩勒出整体布局的和谐,传递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样的作品往往能引起观者的共鸣,沁人心脾。
风清骨健,学者风范
刘锁祥老师不仅是书法家,更是我省资深的书法教育家。在我与锁祥老师为数不多的交往中,即能感受到他的谦谦君子之风,崇德修业,温和敦厚,礼贤下士,其为人、为学、为艺,都是我辈学习的楷模。1995年,在赵承楷等前辈老师们的带领下,他参与创办了太原师范学院的书法专业,将书法专业设在中文系,重视书法专业学生的文学修养,形成了与众不同的教学思路和特点,推动了我省乃至全国书法教育的发展。在他的辛勤付出下,短短几年时间里,硬是将师院书法系打造成专业领先全国的一个系,与此同时,他也为书法系树立了敬业乐群的工作学习风气,直至今天,从我周围出自太原师院的同行道友中,都能得知锁祥教授多少年来在建设专业与培养学生这项事业上所付出的心血,着实令我敬仰。
锁祥老师90年代曾跟随姚奠中先生学习,精研《说文》,皆修诗书,孜孜以求,从未间断,故其诗文、书法之意趣,多受益于姚老。他的诗文清新真切,直白而不俚俗;他的书法朴厚静穆,奇崛爽朗。已故北魏文化学者、书法家殷宪先生曾评其曰:能诗能文能书能画,可篆可楷可草可行。锁祥老师教书育人,学养精深,发而为书,风清骨健,儒雅气质随即洋溢于字里行间。他的楷书得鲁公之雍容宽舒,笔厚墨丰,苍雄质朴;篆书取法章太炎先生,线条凝练老辣,如枯藤老树,曲而不屈,有端严庄重的正大气象;行草书更像是得奠中先生之精髓,以拙朴见长,大胆而巧妙地将篆分笔触融入其中,又参以碑学笔意,书写中心平气和,使转如意,挥洒中知去留,磊落中见深沉,从不刻意造作,而是随势布形,字字独立,不故作纵连,细细品读,每个字都各有姿态,和谐唯美。品读锁祥老师的书法像是看一部“大片”,真可谓:百帖罗于胸中,豪情奔于腕底,心有所守,学有所宗。
纵横仟墨,勇立潮头
赵社英老师是我上高中时就开始关注的一位书法家,师从林鹏先生,并受教于王镛、孙伯翔等诸多知名书家。他从多次的专业展览赛事中一步步走出来,曾担任中国书法家协会行草书专业委员会委员,以及多次全国书法展览的评委。在“三晋七友”老师们的书展中,社英老师的笔墨章法明显与众不同,他的创作显然是更“艺术化”的,他对“风格主义”的追寻构成他创作的旨趣,他对书法线条美和空间美的表现与塑造,具有强烈的自觉意识和主观能动性。赵社英老师应该是一位以书法为表现载体的“艺术”家,是一位有深厚造诣和独特魅力的时代弄潮儿。
社英老师无论对“碑学”还是“帖学”,都付出过常人无法企及的努力,也经历过求索、纠结、取舍、融合、再取舍、再融合,最终达到活学活用。他既能以轻松婉转的笔意化解“碑”的刻板,又能以厚拙质朴的线质克服“帖”的柔媚。他笔下的自由多变体现了对传统书法的深刻理解与创新应用,也足以证明他取法的宽博与功底的深厚。社英老师的作品中充盈着清新秀丽的气质与活力,既有历史的沧桑感,又有强烈的艺术表现力,兼容了书写过程中的韵律美和创作结果的造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