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这片黄土高原上的古老土地,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从远古到明清,山西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书法作为传统文化的瑰宝代代相传,承古开今,直至当代,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地上,依然涌动着书法艺术的滚滚春潮。先有董寿平、郑林、卫俊秀、姚奠中、张颔、徐文达、林鹏等先贤,闻名全国;继而有赵承楷、袁旭临、陈巨锁,王朝瑞、樊习一等名士,有口皆碑。
这次在摩诘美术馆举办展览的七位前辈,正是进入新世纪以后,承接着三晋风流,活跃于山西书坛的中坚力量,他们分别是田树苌、徐树文、刘锁祥、赵社英、张铁锁、张明智、赵国柱,均成长于晋,大多年逾古稀,都曾担任过省书协副主席。他们受地域文化的影响颇深,但由于各人的不同人生经历,不同文化学养,不同见解主张,他们的艺术风格呈现多元化——各美其美,影响深远。这次展览集中彰显着山西书界的实力与风采,让我们一同来感知前辈们的艺术风范和人格魅力,感知作品背后那植根于内心深处的文化自信。
一代巨匠,开兹后学
田树苌先生,志虑忠纯、福慧通达,1944年生,是全国公认的当代大家,是山西书法事业的鞠躬尽瘁者。60年代艺术院校一毕业,他即在文艺团体从事美术工作,后来调入山西省书法研究会,成为筹备山西省书法家协会的第一个专职书法工作者,后来又成为山西省书法家协会组建工作的参与者,书协成立后他敬业奉献,在书法事业的专职岗位上一干就是几十年,最终成为山西书法事业的引领者。离开书协领导岗位后,他退而不休,继续奉献着自己,与各文化社团和广大书友交往密切,不遗余力地抬举前贤、提携后进,成为大家心中灵魂性的人物。
于书法艺术,田先生化古今各大家之长为我所用,他对古人经典有所悟,会取舍,善于抓住本质,对当代书风也不轻易跟风追逐,而是保持独立思考,他是一位既能深入古人,又具有强烈现代意识的书家。与诸体书中,他最钟情于草书,他的草书也最能“达其情性,形其哀乐”,腾蛟起凤,金蛇狂舞,出神入化,不见端倪。他是扎根北碑底基来表现草书艺术的。由于他长期深耕于碑版,形成了线条“中实”的行笔习惯。先生执一管长锋柔毫,顶纸涩行,在不动声色中随放乍起,不激不厉,风规自远。他是通过对“碑”的磨砺,预先练就了骨力,在创作中自然地将汉魏体格化入草书的逸气与率真,才最终形成了苍茫而圆融的线质,在草书领域里找到了一条不同于时风的自由之路。这也许是我们这个时代对傅山草书精神的延续,也是碑学书风走过几百年来又赋予他自由浪漫精神的伟大探索,是对当代书法发展的历史性贡献。田树苌先生无愧于这个时代,它以“舍我其谁”的责任和担当,走过了学习古代先贤的路,走过了借鉴前辈和同仁的路,正走向通往独立人格和自由精神的路,那恰是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路……
翰逸神飞,笔墨抒怀
徐树文老师,是山西书界倍受尊敬的一位书家,不仅因其深厚的书法功底,勤奋的学习精神和独特的个人风格,更重要的是因为其对中国书法传统的不懈钻研和创新精神。树文老师自1978年山西矿业学院毕业,经历过一系列工作和生活的磨历,他依然保持着对书法艺术的执着追求,逐步走上了专业书家的道路。
徐老师的书法艺术以传统帖学理念为导向,强调书写性,强调线形、线质、线律的丰富性,因此他多取法魏晋和明清行草,也旁涉汉魏北碑,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个人风格。他的行草书运笔举重若轻,飘逸流畅,力度感与灵动性结合地恰到好处,这使得他的作品在传统书法庄重典雅的基础上充满了动态美感,具体来说,这种动态美感既有力度上的轻重变化,又有速度上的快慢变化,还有与之相伴的墨色上的浓淡变化。透过他翰逸神飞的笔墨表达,我们感受到一种磅礴的气势和细腻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