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九十年代时,我供职于广东一家经济类报纸,但我的精神故乡在北京。每次出差北京,我都是带着朝圣的心态。工作之余,必定去音像店搜索最新的摇滚专辑和寻找摇滚音乐的演出现场。
我在北京的落脚点,经常在黄燎原和当年女友合居的家。燎原是中国最早介绍西方摇滚乐的人,译有《世界摇滚乐大全》,后来他成为一些乐队的经纪人和中国最早的那些摇滚音乐节的发起人。与他的交往,更加强了我与摇滚乐的粘性。
早在1989年之前,我还在广州读研的时候,经历了一大波西方摇滚的洗礼。当时打口CD、盗版CD十分丰富。在街头巷尾,你可以花5块钱买到全世界任意一个著名乐队和歌手的专辑。最近两年在摇滚圈爆火的《五条人》当年就在我们学校附近的石牌村边卖打口、盗版CD边钻研音乐。我的许多朋友都跟他们过从甚密。我不认识他们,但我确信我肯定做过他们的主顾。
除了老崔,我看过的现场包括唐朝、超载、轮回、窦唯、眼镜蛇等。印象非常深刻的是指南针和黑豹。第一次听黑豹,还是窦唯主唱;第二次已是栾树。栾树那次,我们几个朋友坐火车去深圳,当时交通不便且囊中羞涩,看完演出后,我们几个点了几部片在一家录像厅将就了一晚。这几个人中,有后来创办了《21世纪经济报道》的沈公子,担任《家庭》杂志总编辑的陈锐军,还有写了《铿锵玫瑰》的方辉。
因为燎原的关系,认识了先后做过老崔和指南针经纪人的王晓京,在北京和广州分别看了两场指南针的演出。罗琦当时是中国的摇滚女王。不到二十岁的她,天生属于摇滚舞台,嗓音高亢,台风大气。唱起《回来》时,气场如波涛汹涌,令人荡气回肠。
1992年,侯牧人发行了《红色摇滚》。那张专辑其实参差不齐。但对于我们这些“红旗下的蛋”来说,“红色”就是一针兴奋剂。
后来侯牧人得了脑梗。曾经意气风发的摇滚老炮连“2+2等于几”都算不出来。他的女儿侯祖辛专门拍了一部纪录片《老摇滚》(英文是《爸爸的摇滚》),记录他病后的生活。在片中,老侯虽语言迟缓行动不便,但那股劲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