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有效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活力。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完成国企改革年度任务,制定省属国有资本“三个集中”实施方案。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20条措施,打造“晋企通”服务品牌。优选基础设施、产业转型、科技创新等领域240个项目,以特许经营、参股控股等形式向民间资本推介。率先发放股改企业专项贷。落实无还本续贷853.4亿元,惠及2.9万户中小微企业。民营经济和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分别增长13.7%、28.4%。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开展市场准入效能评估试点。在全国率先发布不公平格式条款指引清单。实施经营主体深化年行动,政务服务体验员等举措受到好评。省市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联动运行,512项省级审批事项一窗受理服务,中部城市群131项高频事项跨市通办。深入推进农村改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成交87宗、2959亩。农业托管面积3300万亩,服务310万农户。有效开展防灾减灾,粮食生产超额完成国家下达任务,“菜篮子”供给充裕。农村集体经济收入稳步提高。乡村振兴(太谷)论坛影响力提升。深化开放合作,建成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净增有实绩外贸企业167家。建成27个海外仓,中欧班列再添新线路。新增恢复8条国际客货运航线。新增4对国际友城、23对友好合作伙伴。临时入境人员增长54.2%。举办太原论坛和能博会、2024中国—东盟周活动,借助广交会、服贸会、世界浙商大会举办“山西之夜”,打造开放合作平台。制定落实新时代中部地区崛起145项重点任务和69项政策措施。与国家部委、兄弟省份、中央企业战略合作实现新突破。
(四)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出台全面推进美丽山西建设实施意见,稳步推进碳达峰,探索创建零碳产业示范区、绿色低碳循环示范园区,开展企业绿码试点。制定焦化、有色行业转型金融地方标准。实施汾河谷地15个煤焦园区环境综合治理。建立黄河流域山西段生态保护警务合作机制。黄河干流流经县综合治理工程开工率91.3%。太榆退水渠水质首次全线达到优良。6个设区市入选国家再生水利用重点城市。全面开展行政村环境整治,建成360个精品示范村、2680个提档升级村,乡村建设取得新成效。
(五)用情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多措并举促进就业,举办第六届“中国创翼”创业大赛,提升122个劳务品牌知名度,城镇新增就业47万人。新建改扩建寄宿制学校100所,建成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500个、省级市域产教联合体10个。执行集采药品数量连续3年排全国前列,医疗数字影像云平台上线运行。村医服务和医保结算覆盖所有行政村,健康乡村试点省建设加快推进。成立中部地区中医药发展联盟。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工作在国家考核中评为A级。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范围扩大至近亲属,社保卡服务实现“一卡通”,社会救助对象扩大到低收入人口。普惠性发放高龄津贴。在全国率先实现普惠托育机构补助全覆盖。保交房交付率96.5%以上,维护了19.2万户家庭购房权益。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6.1万户14.2万名防返贫监测对象稳定消除风险,108.6万名脱贫劳动力实现就业。普惠减免基本殡葬服务费。5部作品获“五个一工程”奖,“五个一批”群众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中华文明探源重点工程——陶寺遗址博物馆开放运营。深化全民阅读活动,着力建设书香山西。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我省健儿在第十四届全国冬运会取得好成绩。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信访工作扎实有效,社会治安持续好转,高水平平安山西建设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