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各方面因素,我们有信心完成今年发展目标任务。从发展环境看,我国具有“五个战略性有利条件”和“四大优势”,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党中央深入实施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加快建设战略腹地和战略备份基地,宏观政策更加积极有为,一揽子增量政策和存量政策效应持续放大。从我省条件看,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扎实推进,具有我省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转型发展积厚成势,现代化建设前景广阔。我们要牢牢把握一个“根本保证”和五个“必须统筹”的规律性认识,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系统集成、协同配合,以高质量发展实绩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
(一)聚焦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全方位扩大有效需求
激发消费潜能。开展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提升消费能力、意愿和层级。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优化补贴流程,健全回收体系,促进大宗商品消费。丰富服务消费供给,打造精品晋菜,引进高品质酒店、品牌餐饮店,鼓励发展民宿经济、假日经济,推动家政服务业向员工制转型,扩大健康、养老、托育等服务消费。促进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发展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培育现代零售体系,引导老字号创新发展。推动平台经济健康发展,支持消费互联网平台企业挖掘市场潜力,开展“名品出晋”网络品牌培育行动,建设优质直播基地。创新多元消费场景,构建智慧商圈和街区,改造提升城市步行街、夜生活集聚区、商业综合体、一刻钟便民生活圈,释放“谷子经济”活力,拓展商旅文体健消费新空间。实施“千集万店”改造工程,完善乡村e镇运营机制,推进客货邮融合发展,激发农村消费活力。优化消费环境,维护消费者权益。
提高投资效益。开展“重大项目建设年”行动,统筹“硬投资”和“软建设”,实施一批“两重”项目和高质量转型项目,抓好616个省级重点工程年度建设项目。促进绿色农业、智慧农业、设施农业投资稳定增长。发挥技改资金引导作用,实行设备更新专项奖励,制造业投资增长8%。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建设“好房子”,加强保障性住房供给,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推进雄忻高铁建设,启动大西高铁提速、太绥高铁建设。加快太旧高速改扩建、黎霍高速等7个高速公路项目建设,新改建“四好农村路”4330公里。推进武宿机场三期和临汾、运城机场改扩建。推动国道307山西段等能源运输通道提质升级。在新型城镇化、新型基础设施、社会民生、能源、水利等领域谋划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加快推进基础设施REITs发行。加强财政金融协同配合,发挥政府投资引导作用,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带动全社会投资。
稳定外贸外资。落实稳定外贸增长政策措施,稳住龙头企业进出口规模,巩固县县有外贸成果。适应新的出口退税政策,优化贸易结构。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培育海关高级认证企业和外贸综合服务企业,支持自营进出口,拓展“新三样”、中间品贸易,建设运营好海外仓。扩大服务贸易、绿色贸易和数字贸易,打造“晋服全球”品牌。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商投资限制,建设“外企之家”。
(二)聚焦加快转型发展,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